2025 年 3 月,教育界一则重磅消息引发热议:清华大学计划扩招约 150 名本科生,并全新设立本科通识书院!
这一举措目标明确,旨在重点培育 “AI+” 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。
新书院将充分借助清华自身强大的多学科优势,大力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个领域的交叉融合,力求培养出一批拥有 AI 思维、掌握技术应用能力,并且具备跨学科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。
这不仅是对国家 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” 战略需求的有力回应,更是在 AI 时代探索教育模式革新的重要尝试。
01.清华大学扩招目的是什么?
清华此番扩招,根源在于人工智能领域庞大的人才需求缺口。
虽然当下 AI 技术发展势头迅猛,然而真正拥有跨学科能力,能够推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复合型人才依旧十分稀缺。
比如 AI 与生物、材料、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,就得需要相关人才既要精通技术,又要熟知对应行业知识,可传统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,显然是难以契合这一需求的。
而且,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实现目前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,这也需要长期的投入以及大量的人才储备。
清华教务部门表示,学校此前已通过 117 门 AI 赋能试点课程、智能助教系统等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,此次扩招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高质量人才培养的 “试验田”。
02.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
那么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究竟是什么?
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绝非仅仅将多个领域的知识简单拼凑,而是要深度整合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与方法,进而形成一套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以清华新书院的培养目标为例,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:
1.具备 AI 思维,即能够理解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,并将其运用到非技术领域,比如医疗、教育等;
2.拥有技术胜任力,熟练掌握 AI 工具的开发与优化技能;
3.具备跨学科素养,例如在 AI + 金融、AI + 生物等交叉领域,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。
专家指出,这类人才需要先在基础学科上 “扎根”,稳固根基,而后通过交叉融合AI “开枝散叶”,拓展知识边界。
那么,中小学生家长从现在开始,培养孩子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独特优势是什么呢?
就业竞争力强
未来职场,单一技能人才发展空间会变小。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凭借多元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能轻松在不同行业找到机会,有更多好工作可选。像现在 AI 与医疗结合紧密,既懂医学又懂 AI 技术的人,能让医疗影像诊断更智能,大大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,医院和相关企业都抢着要。就好比日常看病,有这类人才,医生能更快更准地判断病情。
创新能力突出
不同学科知识碰撞能产生新创意。复合型人才看问题角度多,能突破常规思维,在科技创新、产品研发等方面表现出色。
适应变化能力佳
科技和社会发展快,行业变化频繁。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知识储备丰富、思维灵活,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挑战,在不同领域发展。新兴行业出现时,他们能凭多元知识背景快速融入。比如共享经济兴起,懂经济、互联网、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人,就能很快在这个领域找到新的发展机会。
抵御技术替代风险
AI 虽然能够替代重复性工作,但在跨领域创新、决策以及伦理判断等方面,仍需人类发挥主导作用,复合型能力就是应对 AI 技术替代的有力 “护城河”。
可见清华大学这次的扩招与教育改革,折射出了AI时代人才培养的深层逻辑:未来需要的不仅是“技术专才”,更是能驾驭技术、融合创新的“跨界者”。
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感受到什么是AI+,即AI与多科目间的融合应用,小码给孩子们准备了【哪吒主题0基础编程入门课】,课程主题迎合孩子的喜好,将电影和游戏融入学习和生活中,更能调动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~
通过这期课程,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程序结构认知+数学坐标+物理原理等学科知识,还能切实感受到什么是AI与多科目间的融合,学着学着就建立了知识网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