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显卡时,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1、预算
预算是选择显卡的第一要素,因为不同档次的显卡价格相差很大,从几百元到几万元都有。一般来说,预算越高,能买到的性能越好。但是也不要盲目追求最高端的显卡,因为性价比会随着价格增加而降低,而且可能会造成与其他硬件的不匹配。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来确定一个合理的预算范围。
2、需求
需求是选择显卡的第二要素,因为不同用途对显卡的要求也不同。如果只是用电脑看看视频、上上网、做做文档等简单任务,那么集成显卡就足够了。如果想玩一些轻度或者中度的3D游戏,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入门级或者中端级别的独立显卡。如果想玩一些高画质、高帧率、支持光线追踪等特效的3D游戏,那么就需要选择一些高端级别或者旗舰级别的独立显卡。
3、性能
性能是选择显卡的第三要素,因为它决定了电脑能否流畅地运行各种程序和游戏。评价显卡性能时,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参数:
①、核心:核心是显卡最重要的部分,负责处理图形数据。核心有两个主要指标:核心频率和流处理器数量。核心频率表示核心的运行速度,单位是MHz或者GHz,频率越高,性能越强。流处理器数量表示核心的运算单元数量,单位是个,数量越多,性能越强。不过,不同品牌和架构的核心不能单纯比较这两个指标,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,比如制程工艺、功耗、散热等。
②、显存:显存是显卡的辅助部分,负责缓存图形数据。显存有三个主要指标:显存容量、显存频率和显存位宽。显存容量表示显存能存储的数据量,单位是MB或者GB,容量越大,能缓存的数据越多。显存频率表示显存的运行速度,单位是MHz或者GHz,频率越高,数据传输越快。
显存位宽表示显存与核心交换数据的通道宽度,单位是bit,位宽越大,带宽越高。显存的性能由频率和位宽共同决定,计算公式为:带宽=频率X位宽/8。一般来说,显存容量对性能的影响要小于带宽。
4、兼容性
兼容性是选择显卡的第四要素,因为它决定了显卡能否正常地安装和使用。检查兼容性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①、主板:主板需要有合适的PCI-E插槽来安装显卡,并且需要支持显卡的PCI-E版本和规格。一般来说,PCI-E插槽有三种版本:1.0、2.0和3.0,并且有三种规格:x1、x4和x16。其中x16规格的插槽是最常见的,并且适合安装大多数的独立显卡。PCI-E版本之间是向下兼容的,也就是说高版本的插槽可以安装低版本的显卡,反之亦然。但是如果版本不匹配,可能会影响性能。
②、电源:电源需要有足够的功率和接口来供给显卡所需的电力。一般来说,独立显卡都会标明自己的最低功率需求和接口需求,比如300W、400W、500W等,并且有6pin、8pin或者6+2pin等不同形式的供电接口。电源的功率和接口必须满足或者超过显卡的需求,否则可能会导致电脑无法启动或者不稳定。
③、机箱:机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散热来容纳和降温显卡。一般来说,独立显卡都会标明自己的长度、宽度和厚度等尺寸参数,并且有单槽、双槽或者三槽等不同形式的散热器。机箱的内部空间必须能够放下显卡,并且保证其周围有一定的通风空隙。另外,机箱也要有合适的风扇或者水冷系统来帮助显卡散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