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曹刿论战》选自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,是春秋时期的一篇著名战役记叙文。以下内容是关于曹刿论战选自哪里,《曹刿论战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,一起来看看吧!
《曹刿论战》选自何处
《曹刿论战》出自 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。 《左传》又称《春秋左氏传》,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,相传由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。它以《春秋》为经,对《春秋》中简略记载的事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解释,内容丰富,文笔优美,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。
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记载的是公元前684年,齐国攻打鲁国,鲁国将领曹刿与齐国交战的经过。文章以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,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策略的运用。
《曹刿论战》的历史背景
《曹刿论战》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,这一时期,周天子衰微,诸侯割据,战争频繁。鲁国和齐国是当时强大的诸侯国,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。
周朝衰微,诸侯争霸: 周天子权威下降,诸侯之间相互征战,形成了“春秋五霸”的局面。鲁国和齐国都是当时的强大诸侯国,彼此间矛盾重重,战争不断。
鲁国与齐国的矛盾: 鲁国与齐国地理位置相邻,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相近,但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领土争端。齐国不断侵略鲁国,鲁国也竭力抵抗。
鲁国国君昏庸,内政不稳: 鲁庄公统治时期,鲁国国君昏庸,内政腐败,无力抵御齐国的进攻。
《曹刿论战》的故事情节
《曹刿论战》讲述了公元前684年,齐国入侵鲁国,鲁国将领曹刿率军抵抗的故事。文中主要展现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:
曹刿“三问”: 曹刿在战前提出“何以战”的疑问,体现了他对战争目的和意义的思考。
曹刿“三观”: 在战中,曹刿根据战场情况和敌军状况,提出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的战略方针,并抓住时机,一举击溃齐军。
曹刿“三战”: 曹刿在战争中采取了“诱敌深入,避实击虚”的战术,最终取得胜利。
《曹刿论战》的文学价值
《曹刿论战》作为一篇战役记叙文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:
语言简洁明快: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,叙事流畅,人物性格鲜明,使读者对战役的经过和人物的形象有深刻的印象。
人物形象鲜明: 文章塑造了曹刿这个足智多谋、勇猛善战的军事家形象,体现了古代将领的智慧和勇气。
战争描写生动: 文章对战争的描写生动形象,让人身临其境,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紧张。
《曹刿论战》的现实意义
《曹刿论战》不仅仅是一篇古代战役记叙文,它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:
强调战略思想: 《曹刿论战》强调战略思想的重要性,体现了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的军事思想。
体现智慧和勇气: 文章展现了曹刿的智慧和勇气,体现了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决心。
启迪人们的智慧: 《曹刿论战》的故事启迪人们,在面对困难时要冷静思考,抓住机遇,才能取得胜利。
《曹刿论战》选自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,是一篇充满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战役记叙文。它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,也展现了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,启迪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冷静思考、抓住机遇,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