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满江红》这首词,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代表作之一,字字泣血,饱含着岳飞的爱国情怀和对金军的愤恨,以及对奸臣秦桧的痛恨。词作问世至今,依然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强烈的感染力,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,为民族复兴而努力。以下内容是关于满江红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是什么,一起来看看吧!
满江红的作者及创作背景
《满江红》的作者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,字鹏举,相州汤阴(今河南汤阴县)人。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,自幼习武,精通兵法,是南宋著名的军事家、战略家和民族英雄。
这首词的创作背景,要追溯到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抗金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,收复了河南、陕西等地,并一度逼近黄河。然而,此时南宋朝廷内部却出现了主和派,以秦桧为首,他们迫切希望与金国议和,以换取自身的利益。
岳飞一心抗金,坚决反对议和,因此遭到秦桧的忌恨。绍兴十一年十二月,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,将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、王贵等杀害,史称“岳飞冤案”。《满江红》正是岳飞在被捕入狱期间,抒发自己满腔悲愤之情的作品。
满江红全文翻译有哪些版本
《满江红》这首词,由于流传至今的版本众多,因此翻译版本也略有差异。以下列举两个较为常见的翻译版本:
版本一:
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
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?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!
版本二:
怒发冲冠,凭栏处,雨止风息。抬头望去,仰天长啸,豪情满怀。三十年的功名,如同尘土,八千里的征程,都在云月之中。不要虚度光阴,等到白了头发,徒留悲叹!
靖康之耻,尚未洗雪。臣子心中,何时才能消去这愤恨?要驾着战车,踏破贺兰山,直捣敌巢。要以胡虏的肉充饥,以匈奴的血解渴。待我从头开始,收复旧山河,向天子报告捷报!
满江红中的爱国情怀
《满江红》不仅是岳飞个人悲愤的抒发,更是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,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。词中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两句,表达了岳飞誓死抗金,为国复仇的决心,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。
岳飞的《满江红》不仅是一首豪迈激昂的词作,更是一面精神旗帜,激励着后人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斗。今天,当我们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,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