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在世,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。取舍,是每个个体都需要面对的难题。古人亦然,他们在面对选择时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,记录下他们对人生、对选择的思考。以下内容是关于取舍选择的古诗词有哪些,这些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,一起来看看吧!
关于取舍选择的古诗词
古诗词中,关于取舍选择的诗歌比比皆是,以下列举几首经典作品:
1. 《登高》
作者:杜甫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这首诗中,杜甫面对着国家衰败、个人漂泊的现实,心生悲叹。诗歌前半部分描写了登高所见,雄浑悲壮,而後半部分则倾吐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。诗中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两句,就体现了杜甫在“家国”和“个人”之间做出的选择,他选择了将个人的悲苦融入家国命运,以诗歌表达心中的忧愁。
2. 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
作者:刘禹锡
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被贬谪多年后重返故乡的感慨。诗歌中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两句,体现了刘禹锡对人生的积极态度,即使身处逆境,依然要保持乐观,抓住机会,这便是他对人生选择的态度。
3. 《过零丁洋》
作者:文天祥
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
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
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!
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,表达了其矢志报国的决心。诗中“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!”两句,体现了文天祥在“苟且偷生”和“忠义赴死”之间做出的选择,他选择了后者,为了理想和信念,抛头颅、洒热血,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之歌。
诗歌创作背景
上述诗歌的创作背景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。
杜甫创作《登高》时,正值安史之乱后,国家衰败,战乱频繁,诗人自身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。刘禹锡创作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时,正值唐代藩镇割据的混乱时期,他被贬谪多年,重返故乡后,感慨万千。文天祥创作《过零丁洋》时,正值元朝入侵,南宋岌岌可危之际,他被俘后,依然心系国家命运,矢志报国。
关于取舍选择的思考
古人面对选择时,有不同的取舍方式,有的选择忠义,有的选择乐观,有的选择坚持,这些不同的选择背后,是他们对人生、对理想、对价值观的思考。
我们今天读这些诗篇,不仅仅可以欣赏诗歌的艺术之美,更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,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,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选择。
古诗词中的取舍之道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借鉴的平台。在面对人生选择时,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,做出明智的选择,走出一条充满意义的人生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