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定风波这首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,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他以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”的豪迈语句,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风雨,不为外物所扰,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。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升,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引导,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借鉴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定风波苏轼原文是什么,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的相关内容,欢迎阅读!
定风波苏轼原文是什么
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原文: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
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。
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
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
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是苏轼于元丰六年(1083年)春游赤壁时所作,词中蕴含着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积极乐观,不畏风雨。
词的上阕以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”开篇,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姿态。面对着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,作者不为所动,而是以“吟啸”自娱,悠然自得地漫步前行。这体现出苏轼面对困境时的积极乐观,不畏风雨的精神。
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这两句更是将这种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作者以简练的语言,描绘出自己身着蓑衣,手持竹杖,脚踏芒鞋,在雨中漫步的轻松姿态。对于风雨,作者不仅不害怕,反而以一种“任平生”的豪迈姿态坦然接受,展现出超然物外的豁达胸襟。
豁达超然,淡泊名利。
词的下阕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超然物外,淡泊名利的思想。
“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。山头斜照却相迎。”这两句写的是作者在酒醒之后,面对着夕阳西下,春风拂面的景色,心境更加平和。
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。作者回首往昔,那些曾经困扰过自己的风雨,如今看来不过是一种寻常的自然现象,并无值得留恋之处。最终,作者选择了“归去”,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,将人生的得失置之度外。
积极进取,不屈不挠。
这首词不仅表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,同时也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在风雨中,作者依然选择前行,这体现出他不屈不挠的意志。即使面对人生的挫折,他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,不断追求着新的目标。